下巴脱臼病因包括过度张口、外力撞击、关节结构异常、肌肉功能紊乱、疾病影响等。应对方法有手法复位、药物治疗、康复训练、手术治疗、日常预防等。
1. 病因:
过度张口:在打哈欠、大笑、唱歌、拔牙等过程中,嘴巴张开过大,超过了颞下颌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,导致髁突滑出关节窝,无法自行回到正常位置,从而引起下巴脱臼。
外力撞击:面部受到外力的直接撞击,如拳击、摔倒时下巴着地等,可能会破坏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,使髁突移位,造成下巴脱臼。
关节结构异常:有些人天生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窝较浅、关节结节较低平,或者关节盘、韧带等结构存在发育异常,这些情况会使关节的稳定性较差,容易发生下巴脱臼。
肌肉功能紊乱:咀嚼肌的过度紧张、痉挛或者无力,都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运动。例如,长时间咀嚼硬物、精神紧张导致咀嚼肌持续收缩,可能引发肌肉功能紊乱,增加下巴脱臼的风险。
疾病影响:一些疾病,如类风湿关节炎、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,会累及颞下颌关节,导致关节软骨破坏、关节间隙变窄、关节周围组织粘连等病变,从而使关节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,容易出现下巴脱臼。
2. 应对方法:
手法复位:这是治疗下巴脱臼最常用的方法。通常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,通过特定的手法将脱位的髁突推回关节窝内。复位后,患者需要用绷带或颌托固定下颌一段时间,限制下颌的活动,以利于关节周围组织的修复。
药物治疗: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,如布洛芬、阿司匹林、双氯芬酸钠等,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。同时,也可以使用肌肉松弛剂,如氯唑沙宗、乙哌立松等,帮助放松咀嚼肌,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。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。
康复训练:在复位后的恢复期间,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康复训练,如张口、闭口练习,下颌运动训练等,以增强咀嚼肌的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。训练应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用力。
手术治疗:对于反复发生下巴脱臼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,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。手术方法包括关节囊紧缩术、关节结节增高术等,以改善关节的结构和稳定性。
日常预防: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避免过度张口,打哈欠时可以用手托住下巴;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,减少咀嚼肌的负担;注意面部保暖,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肌肉痉挛;保持良好的姿势,避免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姿势对颞下颌关节造成影响。
下巴脱臼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外科疾病,其病因多样。了解这些病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,对于预防和治疗下巴脱臼至关重要。一旦发生下巴脱臼,应及时就医,由专业医生进行复位和治疗。同时,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,以减少下巴脱臼的发生。
(责编:家医在线 )
展开剩余内容